精彩视频

公立教育的未来
王珠珠 / 程凤春 / 马肖风
2014年10月31日 15:00

王珠珠 教育信息化发展态势和使命

今天我要讲一讲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和基础教育的教学信息化。

一、我们国家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一整套战略部署。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两个重要的着力点。

三、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三个方面的服务。

四、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环境下,我们着力正在推进的,在四种典型教学环境下提升信息化有效教学。

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

首先,我要与大家分享国家的一整套战略部署,我们过去教育上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满足上学机会,在新的时期,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要提高教育质量。在这样一个满足人民不断提高教育需求量的过程中,我们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整体中能够做什么?

1、 我们要转变一个观念:把教育信息化从投入项目、硬件部署带动变为需求带动,变为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所谓融合,与整合不一样。整合是把技术放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而融合是要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去提出技术的解决方案。

2、 我们要坚持两个基本思路:应用驱动、机制创新。所谓应用驱动刚才已经说了,我们不是硬件驱动,不是投入驱动,而是应该 地把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也就是今天我们的论坛用了一个很诱人的题目叫解放教育。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中,怎么样传授知识,怎么样培养技能,怎么样形成价值观,使我们的孩子适应未来发展,这方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是非常非常之多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光有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推动,更重要的,我们要进行机制创新,这个机制创新就包括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我们要共同携起手来推动信息化的应用,推动信息化带来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3、 我们在三个层次上做了战略的部署。首先,大家很熟悉的是我们要在我们所有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学校中实现“三通两平台”,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 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同时,我们提供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为这样了三通工程提供支持服务。从中长期来说,我们要实现三基本、两显著重要的目标。近期,我们还要解决那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在教学点的 资源全覆盖的问题。所有这些工作,都要在教师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育部实施了教师能力提升的新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有一个新的思路是非常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在“三通”工程中,基于校校通,我们是以学习空间带来规模化、常态化地应用。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老师的空间应用,来把 资源带到每一个班级去。要通过老师的应用,通过网络将我们的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资源连接起来,使我们今天的学习不仅是一个面对面的课堂,更是一个基于网络和传统学校相结合的课堂,从而实现课堂用、经常用和普遍用的基本目标。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认为我们正在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中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我们正在探索一条结合中国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化道路。

基础教育信息化

谈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这是教育信息化的热点。我们认为信息化将在两个方面着力实施:促进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所谓促进公平,就是我们要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所谓的质量不是一般的分数,而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国际化、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创新能力和职业生涯的一些人。因此,我们整个的信息化在这两个方面展开。

国家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正在三个方面给大家提供这样的一个应用。第一个方面,我们要用学习空间这样一个载体,使每一个老师都能够产生有互联网黏性的工作界面和工作交流的场所;第二个方面,我们要进一步通过智能化推送学习超市,为老师提供方便地获取 资源的服务;第三个方面,我们要通过专题活动、专题措施和专题社区,和老师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一些分享,共同实现我们用 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改造我们今天的学习,使我们的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孩子未来的发展。国家的平台将和地方的平台,包括企业的平台将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件事情。

今年我们国家教育部正在组织的一个活动叫“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各级学校的老师,只要他们有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就要把自己的有代表性的课晒到网上来,和同伴们共享,我想这样的共享是互联网从草根做起的思维。在这样的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各种 资源,包括和本地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文化资源,希望这样的资源能够更好地为各地的教师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老师服务。在这样的部署下,我们觉得教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提高培训,在教育部整个部署下已经进入了第三轮的培训。第一轮的培训在学技术,第二轮的培训在学用教育技术怎么样上好一节课、上好一单元的课。

今天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在四种现在主流的学习环境(简易多媒体学习环境、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的网络教学环境、移动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这些环境都正在进入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希望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能够很好地应用硬件设备,还能够找到恰当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帮助。


马肖风 智能化测评的未来

主办方给我的话题是关于“未来教育的测评”,我觉得是一个很好很大的话题。我在这儿讲的一点点的未来教育,其实只是在讲教学过程当中如何通过这个测评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主要与大家分享如何围绕未来测评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今天,我们未来越来越有可能让更多地孩子通过预先的测试和我们建立的知识概念图做比对,对他做出更好地诊断和判断。这样的一些技术应用在未来,在教育测评领域里,我们将可能会出现三个不同的场景。第一,我们可能会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分类来改变或者颠覆我们现在传统意义上年级的分类;第二,我们会通过学习社区来颠覆现在学校的概念;第三、通过全方位数据的提升,颠覆单纯知识技能的学习。这是未来教育测评可能会给我们教育领域带来的一个变化。

这些变化其实是通过三大技术的支撑来完成的。

第一项技术:自适应技术。未来,我们可以花更短的时间在未来,更少的题量来 地评估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题目能够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改变。这种自适应的技术就可能更 地让我们了解到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知识点上对于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并且能够实时地回馈给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精度。

第二项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研发的成功使得我们今天能够生成个性化认知的地图,就是所谓知识概率的图谱。有了这样知识概率的图谱,可以直接找到学生学习的盲点,通过后台的系统自动地推送找到他盲点解决方案的课程,这样让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成为一种可能。同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生成个性化认知地图的比对,我们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 佳的学习路径。

第三项技术:网络比对。利用今天大数据分层聚类的方法,对所有的学生和学习者能够进行分层聚类,让他们做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分层聚类,教学方法也可以匹配不同的风格。比如不同学生,每一个人的状态不一样,有的人通过视觉,有的人通过声音,有的人通过阅读是 佳学习路径,这样后台可能会自动推送学习的内容给他们,老师也能够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

未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神经科学的发展,测评领域一定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而且这样的测评能力能够服务于我们的教学过程,能够在整个互联网教学过程当中发挥非常有效的作用。这样做就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是以效率的提高为推动力的。我们今天在互联网教育当中,我们也相信,任何提 率的努力都可能会带来整个教育领域的变化,我们也希望通过 新的测评技术,能够服务于更多的在线互联网教育,能够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的,在这个领域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程凤春:学校教育的未来

各位女士们、各位先生们,大家好!我的题目是“学校教育的未来”。

我在想一个问题,其实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我今天不给大家论述了,我真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下,内容太多了,互联网上大致有上万个页面,大概上亿个词条。总体一句话,技术改变教育,这里面包括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其实我觉得还包括了其他的方面。

技术发展迅猛

技术的发展迅猛得超乎人的想象。对此,我深有体会,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其实还是我1985年读研究生的时候的事。当时,我们在英文课上读了一篇美国科幻家在1973年写的科幻故事。他幻想2150年的事情,也就是说离现在大致还有140年的时间。其中有一个情节就是,故事里的两个小主人公有一天在阁楼上玩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我们今天用的纸质的书,书的内容可以在页面内翻来翻去。其实,他幻想的和我们现在的电子书书差不多,但是它更灵动,而且存储量更大,它也可以翻页,还可以在书上直接编辑,直接剪辑,可以再产生一本书。

这个故事上还幻想了一下2150年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场景是这样说的,早晨起床了,洗漱之后,他一转弯,走入家里的另外一个房间,这就是他的学校、教室,里面有专门为他教学的教师。这个教师不是人类意义上的教师,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机器人老师给他讲课,跟他讨论问题,给他布置作业,也给他判作业。那我们人类意义上的教师哪里去了?他们不再直接面对学生了,专门在一个社区叫教研中心的地方,根据学生的特点、基础以及可能的发展进度,为每个学生研发编制一个课程和学习计划,然后把这些学习计划变成学习软件,定期到孩子家把这个程序灌入机器人老师中,机器人就可以按照程序计划教学了。而且机器人可以根据根据教学成功自动分析,随时调整计划。

这是1973年时幻想2150年的事情。技术发展真是惊人,现在我们还用等到2150年吗?不用了。现在电子书、基本的教育基本可以实现,只不过还没有他说得那么完好。这就是典型的幻想变成现实,这种现实是技术的效果。

我们再往下看,刚才钟会长已经说了,MOOC全称叫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之快令人惊讶,大约从2011年开始,直到现在基本上风靡世界。在北京打开网络,你就可以学习哈佛的课程。其实关于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还要更早。北京人大附中搞了一个中小学教育网络联盟,现在大约有四千多所学校加入了这个联盟,大家共享好的视频、好的资料。

技术改变教育

为什么科技可以改变教育?因为原来学校 紧张 稀缺的就是 的师资。

我2003年被派到实验中学兼任实验中学的管理工作,记得2005年前后,每年都要派一批老师到新疆西部去,为什么?因为这些地区师资水平确实比较弱,中部和东部有 的师资就往这些地方输送一些。但是 资源在哪都是短缺的,既使我们实验中学这样的好学校,其实 资源也是不够的。我们派了但执行中有难度。但在2010年前后,教育部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替代了师资的派遣,就是做视频资源,把中部、东部发达地区很多 老师制成视频传播过去,甚至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传到西部去。

我们和美国的一位学者交流时,他说在美国现在出现了新型的教室,和传统的教室截然不同。这个教室里分成很多学习中心,比如说这是地理学习中心,这是休闲阅读中心,这块儿可能是科学学习中心,这块儿可能是艺术创作中心,这块儿可能是媒体学习中心、语言学习中心、数学学习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安排学习。我问他,这种教室在你们那儿多不多?他说不多,非常少。为什么?成本非常高。

这个初中三年级小孩的统计数据,你有没有发觉这个学生有可能成为一匹黑马,为什么?因为这条虚线随着他从七年级开始到了九年级上半学期,甚至一模的时候,他的排名是在提升的。在过去,我们做这样的数据分析是很艰难的,但是现在我们有了网络的技术,他每次都可以自动记录,很容易就实现了,这就是技术来这样的效果。

后总结一句话,这是一个叫德鲁克的外国人说的,教育技术将发生大幅度变革,随着这一变革的发展,整个教育结构将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将导致对教育的重新定义。因为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教育的时空拓展了。同时,使教育分析的水平提高了。同时,可能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谢谢大家。


圆桌论坛 公立教育的未来

主持人:有请三位嘉宾一起跟我们讨论一下公办教育的未来。刚才说到了,程书记是做传统教育的,王馆长是研究电教化信息方面的研究,而马总是做智能化考试的。那么,公办教育的未来一定要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才能有未来吗?

王珠珠:关于未来,人类永远有未来,学校就永远有未来。我是这样理解的,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他会改变学校的教学方式,学校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但是我相信,人类永远有一部分人会选择这样一种学习方式,而我觉得也会有另外一部分人不选择学校教育。所以我觉得,完全颠覆学校是不可能的,而完全像今天的学校教育也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感谢王馆长,其实说了很中立的观点,到底公办学校是怎么样的?您是传统公办的基因,您觉得公办学校的未来在哪儿?

程凤春:我觉得未来从整个教育的发展来讲有几个大的变化:一、就是我刚才的观点,技术的进步一定会为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年做下来,我不敢预测教育的未来,因为可以变的东西太多了,可以利用的资源太多了,我觉得就是这个原因,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教育的未来。二、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教育会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丰富,给人们的选择会越来越多。三、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提高,也包括我们技术进步的可能性,其实我们的教育会越来越以学生为中心,我觉得这就是未来的教育。

主持人:前面的发言中你们一直提我们传统的教育要跟技术相结合,马总是专为公办学校、培训学校提供这种服务的。您觉得公办教育的未来是不是一定会和技术相结合,深度地拥抱互联网呢?

马肖风: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技术在教育里面的渗透让老师的角色,让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的过程能够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即时实时的评价,能够回馈给老师,在这样的领域里,老师 过去作为知识地传递者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因为现在有非常多公共免费 的资源,学生们是可以在网上获得的。假如说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导师或者是引导者,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话,实际上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会被大大地解放。当这个自由度被大解放的时候,每个学生对自己是要有一个判定的。当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英语的能力可能是六年级的,数学能力可能是七年级的。假设是这种状况,我们如何让这个孩子在他不同的学科下,能够适应他已有的能力,如何在他有潜力的部分,给他推送更多的学习内容。这个推送又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在数据的帮助下帮助他实现的话,我相信每一个单个的学习者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会少一些,花在知识学习上的时间可能会变得更有效。而我们今天不管所有人们能力的差别,都在一个班里,一个老师,按照我们教纲的规定学习,这是很低效的事情,好不好不知道,反正一定是 率的东西会替代低效率的,一定是高维的要战胜低维的。虽然我们国家花了非常多的钱,从九十年代开始到今天,我们去看看我们整个教育信息化,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总共投了多少钱?但是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做了很多的基础设施,我们做了很多内容的建设,但是他们互相之间使用的效率还是非常低的。一个再好的互联网产品,假如老师不能在教室里 地用在教学过程当中,那就是一个不好的产品。所以我觉得,当我们已经有那么多的投入在里面了,如何让每一个老师把已有建设的这些基础设施、内容、教学资源更好地在课堂中间被使用,我们过去的投入就有回报,我觉得也能够提高我们整个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我觉得这些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它,好好地利用它,提高它的使用效率。

王珠珠:我再说几句,我们刚才讲到的未来。其实从技术角度上来讲,应该说不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所有的教育必须要拥抱技术,因为没有人能够逃脱今天这样的一个技术环境。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已经感觉到了这样一点。作为教育,特别是我们讲到基础教育的时候,国家保证的是基本公民的权利。我们统计过,中国还有很多的孩子,还有很多的学校没有计算机,还有很多的学校不能联网,所以解决基本教育的机会公平、投入公平,确实是政府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责任。这些年,信息化也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也存在着浪费和马总说的效益不高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必须要分清两个事情:作为政府给提供的是这样的环境,教师的培训和基本的资源,我们广大的企业提供的是个性化的选择。政府的责任是保证公平,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的公办学校,当然现在的公办学校也有一些不平衡,我们需要在政府的投入过程中去共享 资源,提高整个教学水平。从全国满足教育民众 资源的需求来讲,我觉得需要更多的像潘总、马总、俞总等等这样的一些 企业提供。所以教育部很重要的工作方针,就是要调动各方面的企业共同为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变革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政府来讲,这两年有两个方面的政策,应该是对整个学校的变化,特别是对在座的企业从事教育信息化的是有非常好的作用的。一、教育信息化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发展位置上,这两天教育部也发了说要进行教育督导投入。二、在经费中要安排信息技术的资源应用维护和教师培训的钱。我相信这样的一种安排,这样的一种政策引导会使政府保基本条件下,鼓励企业参与机制进一步的形成。我相信公办学校会和民办学校一样,优势互补,大家共同发展,走向未来在技术支持下的发展道路。

程凤春:其实我们在学校里特别关注一个问题,我们怎么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当然很重要的方面是学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批评应试教育的时候,老说孩子特别苦、特别累,身心都不健康。其实我觉得这种压力,有的时候如果他快乐了就不觉得是有压力,为什么玩起游戏玩三天都不觉得累?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问题,我们要调动孩子在学校的积极性。你不要期望你的孩子都有内驱力,因为他还没有成人,他还没有想到将来一定是为什么奋斗,他喜欢学习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喜欢这个学校,喜欢这个老师,他舍不得离开这些人,他觉得他应该学习,维持他这种状态。中国一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他对老师都不亲,不要期望他会好好学习。我觉得我们学校也可以有很多办法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包括信息技术、生动的网络课程。现在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互联网课程是很好的,包括潘总的,这是一种非常生动、灵动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喜欢。现在有很多课程我觉得像打游戏一样,其实挺好的。
我还要表达的一个意思,未来教育变化 大的影响就是人们对学生的中心地位会越来越强调,而且越来越要实现学生的中心地位,会引导着学生发展。过去我们家长觉得,学校给我什么我都能接受,现在不是这样的,甚至这个都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现在出国热,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是越来越考虑孩子将来的发展,甚至我孩子喜不喜欢。这种中心压迫着我们、逼迫着我们,我们也不得不这么做。一个基本的东西,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选课,甚至按自己的生物钟的节奏走。但是我们也去过很多学校现在叫做走班制,走班制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成本的大量增加,但我觉得技术可能可以弥补我们这个问题,一定是学生中心地位的强化、加强,我们把握这样一点,可能这将来是教育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谈论公办学校的未来,嘉宾们各抒己见,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相信我们国家,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公办教育、民办教育都在朝着我们所愿望的方向改革、进步,也再次感谢三位嘉宾给我们带来的分享,谢谢你们,谢谢。

现场视频

现场图片
公立教育的未来
0

协办单位:

媒体支持:

Copyright©2010-2022

说宝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爱乐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钦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爱专教育培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 20080078     网站备案号 : 沪ICP备 120304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