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笔记:一位校长眼中的在线升级战

发布时间:2020-04-16 217

“今天是连续工作的第39天。”


更新完个性签名,爱乐奇未来学堂负责人张慈恩又回到微信对话框、课程后台系统的世界,那里每天都有几十条@自己的问题和多节线上课的录像等着解答和总结。回答客户难题、沟通老师和家长、查看运营数据,或者给机构老师培训……占据了她春节假期的每一天。


这也是爱乐奇全员整个疫情期间的状态。


突发的疫情,让教培行业几乎全部转入线上。作为行业的中后端服务供应商,爱乐奇在疫情爆发之后的10余天内,就快速上线了“云护航”线上课堂计划,迅速协助近2000家机构快速转型。新的“试验田”——未来学堂从中更起到了前锋作用。


200416.png



一切,以“不停课”为目标


几乎是疫情的消息一传出,爱乐奇管理团队就开始思考:机构们的寒假班怎么办?是不是要转到线上?对于以服务机构为主要业务的中后端公司而言,这将是一个不容有失的决定。


一方面,爱乐奇合作的1800多家机构共10000多所教学中心遍布全国各地,迁移线上需要解决很多现实的问题;另一方面,爱乐奇还没有涉足过中教直播,虽然与外教直播只差一个字,但能否在不同的平台、界面、运营服务也“表现优秀”,谁也不知道。


在问题的另一面,停课的时间越长,机构的资金流受到影响越大。而教师薪酬、房租场地、管理费用等成本开支,再加上随之而来的退费潮,很容易形成挤兑现象,教育机构很可能会撑不住。


毫无悬念,再难也要上——爱乐奇决定尽全力支持合作机构转型线上,并承诺在2月1日前要让所有合作机构利用“云护航”线上课堂计划顺利开出线上课。


对于强调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爱乐奇而言,将课程转至线上有着先天的优势,爱乐奇自研的视频外教平台“智慧课堂”本就用于线上课,而且已经经过五年打磨,系统已经很成熟。


“未来学堂是爱乐奇的‘试验田’,很多产品都是先在这里多次试用、打磨。如果我们自己都跑不通,机构就更不可能做到。”张慈恩勇敢地做机构线下转线上的“小白鼠”,希望自己能够先行一步,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他机构未来更好地适应改变。


2004162.png爱乐奇的新产品都会在未来学堂进行打磨


两大目标:一,实现线上交付的教务及运营流程;二,要赶在机构使用“云护航”计划前完成未来学堂的第一堂线上课,必须跑通整个排课、运营、服务、教学等流程。


这时,留给张慈恩和未来学堂的时间只有不到5天时间了。



怕什么就解决什么


目标看似简单,需要解决的问题却很多。


有老师认为:“家长可能不愿意上线上课,预计退费率要达到30%”;


部分班级学员年级较小,改成线上直播课孩子根本坐不住;


线上互动太难;


没有线上经验的老师们,操作授课平台经常失误;


……


张慈恩带领团队一一解决问题。


他们紧急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Smart English》的学员年龄较小,原来90分钟的课程分为2节;学员年级稍大的《Genius English》则将一节课延长至105分钟——新增的15分钟用作课间休息。

SE、GE的部分课程内容


重新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线下的游戏用不了,那就重新设计出适合线上的游戏。


将老师们在使用平台时遇到的问题,总结为一整套包含课前、课中、课后注意事项的操作说明,让后来者少走弯路。


解决了操作问题,接下来便是线上课的内容及效果。传统线下课直接面对面,人与人之间有情感交流;转到线上,看不见摸不着,学员的互动和粘性都需要老师来维护。为保证课程质量,老师们利用平台的录屏功能,反复观看课堂录像,打磨教学;同时,搜寻国外的在线课堂,学习如何让线上互动更有趣、高效。


“比如低幼段的孩子,喜欢唱唱跳跳,在热身阶段由老师带学生,或学生分组跟着课件唱,还可在其中适当增加TPR动作;稍大点的孩子喜欢‘你画我猜’,配合单词学习或复习效果很好。”这些经验也被总结为教学干货放在网上,吸引了众多机构老师。


5天后,未来学堂线上班准时开课。课程上线几天后,大部分家长都接受了线上课堂,退费率仅3%。“因疫情的关系,大家都变得包容了很多,退费率这么低是我们一开始没想到的。”张慈恩后来复盘道。


害怕什么解决什么。线下机构运营过程中,困难很多,但解决方案也有不少。“校长一定要清醒,不能被困难吓住。怕就怕不想处理。”张慈恩说。



小步快跑,随时响应变化


未来学堂的试跑经验很快被总结成机构转型线上的教学、运营材料,用以支持爱乐奇“云护航”线上课堂计划。


张慈恩在回顾这次转型时认为,未来学堂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转线上,且保有较高的消课率,主要是做好了1件事:快速预判。包括家长能否接受、产品能否跑通整个流程。这需要未来学堂做到快速反应并做好运营。


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爱乐奇习惯于“小步快跑、持续迭代”的工作模式。而教育产品需要的细致打磨,就交到了未来学堂手上。


“每天都有很多项目在学校里打磨,我们需要从这2个方面预判、评估每个产品的情况,并及时反馈客户的感受和效果。目前有20多个新的项目在跑,哪怕在疫情期间也是如此。”这时候,完善的项目流程发挥了作用。在“云护航”的试跑阶段,未来学堂几乎每天都要完成一项任务并给予反馈。对于老师们来说,与疫期前的工作内容并未改变。


“只是试验的内容和项目比重变了。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演习,哪怕出现了突发状况,也能够快速调整。”张慈恩说。


另一方面,转型线上也考验着机构的运营服务质量。


比如从一开始转线上,未来学堂就选择了拆班,当时是受限于平台承载人数。改用可支持数百人同时在线的“云护航”平台后,未来学堂依旧坚持拆班,而不是成本小得多的合班,主要就是出于孩子们的上课效果来考虑。

2002051.jpg

孩子们的线上课堂


因疫情的变化,机构必须随之实现进化,在这场越来越深化为中长期的“抗疫战”中,“未来学堂为机构转型线上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希望机构的校长们也能尽早行动,迎接挑战。”张慈恩说。




热点新闻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