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而生—哥伦比亚大学TEFL-C
邱吉源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双语教育项目公司-哥大教育机构主席

各位教育界的前辈以及同仁大家好!我在跟大家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培训之前想了解一下在座是管理者的请举手,是教师的请举手。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各位介绍TEFL-C这个课程的由来,跟大家刚才讲的一样:教师是一份责任的行业。很多人说从事教育、喜欢教育是一种情怀,每当我听到“情怀”这个词的时候就好像是小朋友说想养一只狗、一只猫,那是一种情感,但光有情感是不够的,教育除了情感之外更多的还是责任。

今天有非常多的前辈和教育界同仁介绍了产品、介绍了市场,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教育光有情怀是不够的,也要有责任。光是责任够不够呢?不够。作为教育从业者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信仰,这个信仰的 高境界是家长能把每一个学员、学生放心地交给我们。刚才我们也了解到爱乐奇课程的设计,包括其他一些课程的设计。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信仰,就不会创造很好的文化,没有好的文化就不会有场景,没有好的场景家长也不会把学生交给我们。

今天的主题是《为中国而生—哥伦比亚大学TEFL-C课程》,这个课程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发的,因此所有的课程都有哥大的商标。哥伦比亚大学之所以开放这样一个系统是有背景的:2004年,也就是爱乐奇创办的那年,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250周年校庆,中国政府派了一个代表团到哥伦比亚大学,感谢哥大在这一百多年来对中国的贡献,接下来要讲的就是哥大与中国的故事。

刚才第一页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照片,我用的照片比较旧因为我讲的是历史跟故事。关于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相信很多中国的学者都曾经听说过:在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一个对中国伸出援手的就是美国。美国政府交了一笔钱给哥伦比亚大学,由哥伦比亚大学给年轻的教育家、学者提供奖学金。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把这些先进的思想作为教育人员的看法,大家耳熟能详的:陈鹤琴、陶行知、蒋梦麟、张伯苓、马寅初、郭秉文、胡适、冯友兰,他们所在的学校正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学院。从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毕业的几位知名教师及总裁通过教育基金会进行了捐赠,哥大就做了一个课程,这是2004年发生的事。

刚才我们有几位教育界、培训界的前辈在2004年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因为这个趋势在亚洲国家韩国、日本等地方已经开始了。我们今天所做的幼儿教育、英文教育,这些英文地区比中国大概提早了十年。2004年的时候外教大量进入到亚洲地区的国家就产生一个问题:不会讲英语,这是一个 大的问题。教育不是只有情怀,情怀只是一个名词。在过去十多年我们培训了非常多的外教,有些外教连英文都不会,并不是长了外国人的脸就会讲英文。所以2004年针对外教引进做了一些努力和改变。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是外语,在过去一个课程的设计是对外部环境,英语学习在英文的环境下去学习,可是在中国我们的环境是中文环境,所以英语是外语。刚才提到课程设计要接地气,为什么课程设计要符合本地?教师的教法也必须要了解呢?如果今天线上的老师是在美国,他的环境是出去都是汉堡、薯条。针对这样一个教师进入另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时候,需要改变。因此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一些资深的教授就研发了这个课程。现在碰到一个问题:在美国人的环境里,在哥伦比亚大学里怎么样了解其他国家的教学教法和实际的方式呢?因此透过哥伦比亚大学网罗了全球 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们一起来撰写,包括在中国、韩国、日本、亚洲地区非常有经验的年轻观众一起到哥伦比亚大学参与这个课程。Andrew是我们的作者之一。

TEFL-C的课程安排,在讲课程安排之前我想先跟各位分享两个故事。学英文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一个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日本人他被车撞了,醒来之后把报纸打开,本来看不懂的他看懂了;另外一个日本人也是被车撞了,醒来之后把报纸打开,却一半能看懂,一半看不懂了。日本人的报纸有两种文字,一个是汉字,一个是拼音。这个脑科学的研究发现说明了一件事情: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对他们来讲都是母语,对于日本人来讲汉语跟拼音都是母语,可是通过这个事件脑科研究发现其实是不同的。

我常常问我们的老师或者观众,在你们认识的国家里面 近这三五十年哪一个国家的人民创意 高?英文学习从一岁半两岁开始,目的是为了让小朋友的大脑能够像网络一样非常密集,每一个区域都发展。所以为什么说在一岁半两岁的时候,是神经大脑让他学习、让他接触,让他的大脑能够稳固,密切的能够建立、能够扎实。

什么情况下能够让他们很快乐、很扎实的建立呢?是在快乐、安全的环境之下。这是一位线上课程教师说的。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社会情感。今天我们在讲如何做语言的学习,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年龄越小,所激发大脑的位置就会越密切,重复激发让他能够不断地生长。也就是说越早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两种很极端的语言,一个是图像式的像中文,另外拼音式的像英文,会让我们小孩的大脑发展越强。可能很多人不明白小孩为什么要学英文,这里可以提供给大家做参考。在语言学习中从视觉的看到到听觉的听到都是触发大脑的,经过一些传递去思考它的意义,然后才会引起我们其他一些记忆,包含说和行动。因为我不是做学术性的探讨,只是让各位有一个概念:语言的学习包括不同的研讨方式触发到大脑的位置,让它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做到学习。你要了解教学的基础并应用到适当的教材中,教材的设计是可以达到这些目的的。

我们来看看小朋友脑袋里面在想什么,我用了一个简单的图。在两岁的时候从画画我们可以阅读到小朋友脑袋里面在想什么,透过脑袋里面在想什么你可以看他心智成长的程度。所以说在两岁的时候他画的画都是同样式的,感觉没什么意义,因为概念和思想还没发展好,还在重组。到了三岁的时候慢慢有一些形状、图案,所以为什么在英文教学中很快就会教到形状、区块,因为这个时候大脑在慢慢形成图案形状的一些概念。到了四岁的时候,他会开始把文字、语言有序列地变成故事,三四岁阶段开始有一个寓言故事的形成。到了六岁的时候脑袋里面会有一个图案式的,就是有布局以及有平面慢慢到有空间的概念。到八岁就开始看到复杂的东西。十岁的时候就开始慢慢地走,他会判断这个像不像真的、像不像假的。从十二岁开始了所谓的理智,左脑开始思考了。如果学艺术的话,在十二岁到十四岁的时候是决定你的小孩会不会成为艺术家的关键时期,就是从创意的活力到慢慢受到控制的一个过程。这是为什么像课程开发在十二岁以前、十二岁以后表达方式会不同。因为小朋友的接受方式不同,所以各位作为老师在应用不同的教材教不同年龄学生的时候,能够有基础上的认知,知道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年级的发展和接受程度,运用适当的教材。

简单说明一下,因为后面还有爱乐奇的工作人员会更细节地跟各位做介绍。简单说TEFL-C这个课程有两个:第一个是在非英语的地方做幼儿教学,它基本上适合的年龄是2-十二岁。这个课程是儿童英语教师的课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培训了超过五千位外科老师进入中国,他们的品质都非常好。在TEFL-C课程中有20个单元,前面7个单元都是讲基本的学习的理论,让我们在使用教材的时候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所以各位在教材的应用上对学生互动的教学理论应该有一个了解。还有就是教学管理、材料管理和课程管理,因为学习的关系会触发小朋友大脑不同的位置,所以我们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传达教学的目的。刚才提到透过故事、游戏、表演、歌曲、运动,如何让老师使用适当的教材;另外一部分就是提供很多的活动让教师们去使用,让课程、肢体运动、白板结合起来,这是 一套针对非英语国家英文老师的一个课程。刚才提到过去都是针对成人尤其是移民后的英国国家,所以大部分的外国老师会讲英文,但是不见得会教英文。这是哥大的总裁,他写了一封信,我特意把这封信拿过来了,里面有一句话,简单说就是这个计划的潜力足以影响数以百万计中国儿童的生活乃至于全世界,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对于师资培训项目的期望。

爱乐奇的Andrew是我们TEFL-C的作者以及培训师之一,如果说哥伦比亚大学这一句话能够付诸实践的话,我相信爱乐奇会让这句话实现。接下来就请Alex来介绍这个课程的设计,谢谢。

现场图片